导读: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讲话提出,抓住“十四五”通航发展历史新机遇,明确通用航空是民航强国建设的重点突破领域、重点任务和重要支撑;赋予通航更大发展责任,支撑协调配合地方政府发展通航。
【改革思维 推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实现突破】
2021年要坚持系统思维和改革思维,推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实现突破,通航发展要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显作为,通航发展要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上定支点,要围绕通航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,针对今年重点工作,冯正霖要求,要坚持用系统思维和改革思维,统筹谋划,明确责任,细化措施,推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实现突破。
”十三五“期间通用航空改革发展道路正确、措施得力,开创了通航工作的新局面
通用航空新业态发展迅猛:截至2020年底,实名登记无人机52.36万架,年飞行量达到159.4万小时,同比增速达到27.5%;全国累计开通低空旅游航线百余条,涉及5A级景点50余个,航空飞行营地数量超过400个,参与空中游览和跳伞服务的游客分别达到75.6万人和13.2万人;10家通航企业和71家试点医疗机构在12个省市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试点,36个通用机场建设了应急救援基地。
【科学务实编制发展规划】
“十四五”通航发展专项规划是民航局“1+13+7”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要坚持科学务实原则,厘清发展与安全、政府和市场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等各种关系,广泛听取各方意见,特别要加强与省级人民政府规划的衔接。
【持续提升通航监管效能】
加快通航规章标准的“立改废”工作,推进通航法治化建设,坚持“分类管理”,补齐通航“必须的”和“急需的”制度建设短板,构建包容开放、简便适用、充满活力的通航法规体系;优化通航职能和机构设置,处理好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关系,试点优化基层监管机构,探索监管局层面“大通航”处室设置,深化双证联合审定,为实现“双证合一”创造条件;完善省域共建工作机制,共同研究谋划推动通航发展。
【持续深化通航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】
发挥通用航空运输网络功能,厘清法律属性和业务边界,推进法律规章制修订,针对小型飞机运行特点和中国市场实际需求,建立既确保安全、又区别于大型公共运输的差异化审定、运营和监管规则,为干线、支线和通航短途运输航线发展创造空间;发挥通航公益服务功能,特别是打通政府购买通航标准化服务的路径,助力提升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水平;发挥通航产业融合功能,特别是加快无人机规章标准制定,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范围,服务乡村振兴战略。
文章来源:中国民航网